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南古都巡禮 文化之旅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林姮聿 圖/本刊編輯部

   俗語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,一語道出臺灣早期發展史,政經重心由南轉北發展。臺南,為臺灣最早開墾的地區,從荷據、明鄭、清朝、日據再至今,近四百年的文化古城,擁有的古蹟與歷史建築數量為全臺之最,保留悠久、豐富的宮廟民俗傳統,還有令人難以忘懷的小吃美食。走在這座城市,腳下每一磚、屋上每一瓦,眼前的老街古厝,都有著說不盡的前人故事。如此多元面貌的一座城市,適合慢慢踏尋,方能體會這饒富文化氣質的城市魅力。
 
遊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 追憶府城歷史
  一六六一年四月,鄭成功從鹿耳門水道而入,渡過臺江內海,攻克臺灣,期望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,首攻普羅民遮城,改建並設置承天府,設一府二縣。歷經數月激戰,鄭成功終於攻克熱蘭遮城,改名「安平鎮」,荷蘭人投降、退出臺灣,結束歷時三十八年的荷蘭統治時期。
  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,政治中心移至現在臺南市區,安平古堡逐漸改為軍裝局,後因英軍來犯,城垣傾圮失修。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,清廷派欽差沈葆楨來臺積極鞏固安平海防,建造二鯤鯓砲臺,竣工後為臺灣第一座西式砲臺,「億載金城」四字掛於大門上。
  安平古堡原建築格局為長方形外城與方形內城,日據時期內城建築幾乎全毀,幾經整建方成現今紀念館,而荷蘭時期遺跡現僅存紀念館旁約七十多公尺外城南牆,城牆上老榕盤根、紅磚斑駁,歷盡滄傷仍屹立不搖,見證這三百多年的歷史風雲。
 
登赤崁樓 遙想歷史風雲
  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於福爾摩沙大員(現臺南安平)建造臺灣首座城堡「熱蘭遮城」,作為當時據臺統治中心,同時為對外貿易的重要基地。後因當地淡水缺乏,便於赤崁一地建街興房,為當時繁華市街。
  由於荷蘭人當時政策,苛稅與虐民事件不斷,造成人民不滿,引起「郭懷一事件」。事件弭平後,荷蘭人於一六五三年,創建「普羅民遮城」,又名「赤崁樓」、「紅毛樓」。其臨海而立,與早些建立的熱蘭遮城,隔數里遙望,設有砲壘,互為犄角,為當時荷蘭人據臺的行政與商業中心。
  清廷時期因疏於管理、民變破壞與地震因素等而逐漸頹圮,光緒十二年(一八八六年)改建成飛簷紅瓦,日據時期,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,日本人將其中部分建築作為醫院與學生宿舍,並陸續整修。臺灣光復將原建築木造結構,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並將主要出入口改向,而成為現今赤崁樓的模樣。
  赤崁樓畔寬敞四方的雅緻庭園,似為赤崁樓緩衝了周圍喧鬧的街道,綠意優美的庭園中散佈各式文物,宛如戶外博物館,更藏有許多傳說故事。庭院草皮上立著鄭成功議和圖的雕像,讓人遙想當時國姓爺意氣風發的模樣;城樓牆下清廷時期的九座御碑,為貌似石龜的贔屭所乘載,贔屭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,因好馱重物而成龜狀。
 
探四草綠色隧道  披綠紗人間仙境
  水道兩側茂密的紅樹林彷彿彼此友好地向中央靠攏,青綠層疊、光影交織、蜿蜒不斷,看不到盡頭似的,這綠色深邃的水上廊道,即為四草綠色隧道,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大眾廟後方,這條八百公尺長的水道兩側,長滿樹齡超過五十年的原生紅樹林,有「臺版亞馬遜河」的美譽,更是臺灣唯一的水上綠色隧道。
  為一探蒙著綠色面紗的神祕仙境,絡繹不絕的旅客願排著長長隊伍,昂首期盼搭上管筏,划過綠水、迎著微風,展開這綠色之旅。隨著筏前行,兩側綠葉隨風搖曳,更可見活潑的彈塗魚與招潮蟹向旅客熱情招呼,沿途不時的蟲鳴鳥叫。最後進入祕境深處,管筏緩行,頂上的綠意映在水面,虛實相映,靜謐水面起了一圈圈漣漪,此時此刻彷彿慢了時空、凝結成一幅畫。
 
賞左鎮二寮日出 如水墨畫曙光
  等待破曉的時刻總是讓人心癢難耐又迫不及待,殷切地盼著那來自東方的光芒是否已透出一絲絲,深怕錯過那乍現的美好。「北格頭、中五城、南二寮」為臺灣低海拔觀日出三大聖地,也是攝影界拍攝三大熱點,其中左鎮二寮日出更為全臺灣最低海拔的賞日出聖地,不需舟車勞頓即可到達觀賞,故有一美譽「最接近城市的曙光」。
  二寮日出最佳觀賞時期為六至九月,這段期間的凌晨兩點至早上七點,只要天氣晴朗,總會吸引遊客與攝影行家摸黑上山、靜待日出。清晨未亮,夜空上掛著數點星宿,漸漸地,東方的中央山脈透出光,為前方蒙著雲霧的白堊地形撒上金亮粉末,曙光照耀著山間雲霧,形成如潑墨山水國畫般的夢幻仙境,如此絕美,讓人懾服。看到的不僅是眼前的遼闊美景,更有與這片土地共存的深刻感受。
 
觀井仔腳瓦盤鹽田 似鏡晶瑩
  日出山頭,夕照海邊。太陽一天的耀眼,依著鏡面般的鹽田緩緩地闔上,此時的陽光由光華奪目轉為溫暖柔和,不耀眼的一抹餘暉,在將沉的大地上卻更顯燦爛。「井仔腳瓦盤鹽田」為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,最早為清廷時期的瀨東鹽場,原設於鳳山縣大林蒲(為現高雄市小港區),後因洪水再遷移至臺南佳里外渡頭附近,於一八一八年再因水患而遷移至現址,成為臺南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鹽田。
  早期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,所出鹽品質苦澀,鄭成功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當時便改良作法,於海邊建埕,於其上鋪碎瓦片,並引水而入,瓦上海水經日曬便成了品質較佳的結晶鹽,推動人工製鹽產業。民國九十一年因人工成本過高,結束超過三百年的曬鹽業,曾荒廢一時。後為保留並延續曬鹽產業文化,便復育鹽田,成為獨具特色的觀光鹽田,使這獨特的傳統曬鹽人文風景得以留存。
  井仔腳瓦盤鹽田為清一色的瓦盤鹽田,一埕埕的鹽田似拼貼的馬賽克藝術,鹽分高的鹽田水面不易產生水波紋,成如鏡面。每當夕陽西下,堆如小丘的鹽山靜靜的臥在一格格的鹽田,落日餘暉將天空畫上美麗雲彩,同時倒映在瓦盤鹽田上,此時天空與鹽田似乎沒有界限,成了一望無際的日落美景。
 
(點閱次數:594)